回顧世界上的移民史,美國及澳洲的白人都曾經因為亞洲人口移入,
憂慮會降低他們的人口素質,台灣以往不曾面對太大的種族衝擊,
所以並無一個很好的內部反省機制。
我們看待歐美文化往往帶著一種欣羨的眼光,看待其他非漢族的弱勢文化,
則常抱有一種優勢的歧視心態,因為我們並不瞭解其他文化,
我們在人口上又占有優勢,這是可怕但可以理解的現象,
因為我們以往並無自省的機會。
從社會學的觀點,沒有一種文化,有資格宣稱自己比其他文化更優勢,
面對不同文化,應懷抱平等、尊重、學習的方式,相互理解。
很多移民國家面對這種情況,開始慢慢有一些反省,從一種「同化」的心態,
演進到一種「多元文化」的模式,過程中需要整體社會的自省。
本土優先、愛台灣的口號,讓我們忽視了許多基本的人權。
本土文化的富庶與興起,在台灣來看,是一個值得追求的價值之一,
但是不應該建立在血緣基礎上的,而是出於我們的選擇。
當我們選擇一起生活在這裡時,
我們的共同價值是什麼?本土文化與台灣的驕傲,
應該建立在這個條件之下。
呼籲大家,千萬不要再被政治炒作所影響,
沒有所謂的「你不愛台灣就非我族類」,
也沒有所謂的本土最優先論述,應該要尊重開放,彼此共生,
才是面對台灣未來社會問題的基本態度。
只要政府和人民的心態跟態度正確,
台灣面對新移民等種種重大政策的方向就不會太偏差,
才能化阻力為助力,讓新移民對台灣未來社會的衝擊降到最低,
並且轉化成一股幫助台灣向上提升的新興力量。